平台咨询热线:
平台合作热线: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阳光资讯 > 综合新闻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 实体经济转暖愈加明显

发布时间: 2021-04-13 15:59:34 浏览量: 发稿人:阳光易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今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持续深化和推进中,我国经济整体走势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逐渐向好的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明显好于同期水平,这表明经济回暖迹象在进一步增强。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形势来源于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过去一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取得近一倍增长,这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企业的利润增长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将促使更多实体企业估值的提升。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消减煤炭、钢铁和材料等领域落后产能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能源和产品供给结构升级腾挪出巨大空间,同时也给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当前,经济运行在今年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均发生积极变化,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好转,主要经济数据出现明显改善。其中,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9%,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在落后产能淘汰的同时,新的产业扩张态势逐步形成,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实体经济转暖向好。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生产趋于扩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41个工业行业中有36个实现增长,增长面扩大近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长强劲,其中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上涨了13.4%和12%,快于工业增长6.6个和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也出现了迅猛增长,相关指数同比增长近10%。

  另外,先行指数的持续向好也表明市场对实体经济回暖的强烈响应。据最新公布的数据,5月份,新兴服务业PMI指数升至53.8%,超出上月0.9个百分点。分析者认为,服务业PMI的回升,表明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新的服务业增长动力已经形成。

  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从大的产业结构看,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量中的占比显著提高。而第三产业更是实体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吸纳社会就业量最多的领域。在当前经济整体运行出现反弹迹象的背景下,还需慎重对待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持续把握住深层次问题和挑战,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调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才能最终让反弹变成反转。

  虽然当前经济出现反弹,但也应当看到,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强。从生产方面看,工业部门持续上行的动力不足。尽管今年年初,PPI上涨改善了工业产业链中上游行业的利润和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中、下游产业的利润和成本,这也抑制了下游产业的扩张意愿。从投资方面看,尽管PPP项目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用非凡,但是相关配套措施尚待改善,这也使社会资本投资的扩张动力不足。从消费扩张层面看,一季度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8.8%,同比回落近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受制收入水平的提升乏力的影响,目前来看,部分行业和人群就业难度增加,低收入群体减收风险加大可能进一步限制消费需求增长。

  综合来看,经济稳中向好背后仍有经济内生动力不够强劲,持续性向好预期依然不够明确的问题。如何才能进一步筑牢实体经济转暖的基础呢?应当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各项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激发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并强化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在去杠杆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迈进。应当尽快处置僵尸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在推进“放、管、服”政策落地方面,应当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各类要素和隐性成本,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继续稳定实施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政府部门应当持续加大财税信贷的优惠力度,支持实体企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加快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开辟新的消费模式和板块,进一步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系,改善消费环境。

  在去杠杆方面加大力度,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确保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应当加强跨市场的联防意识,特别是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联动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应当平稳有序,防止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对地方债“交叉感染”的隐患。

  在经济迈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促进实体经济升级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落实好各项改革举措,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让实体企业拥有持续增长的动力,经济发展从反弹到反转才会不失牢固之基。

 

 

 

    来源:中宏网 作者 韩鹏飞